这场历时半年的资本招亲终于落下了帷幕,博裕资本在博弈中击败了凯雷、EOT和红杉中国,成为星巴克中国的新合伙人。
2025年11月4日一大早,星巴克正式官宣与博裕资本达成战略合作,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,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。这也是继2017年星巴克收回中国大陆全面运营权之后,再一次接受外部股东入驻。
根据协议,博裕斥资约40亿美元持有合资企业至多60%股权,星巴克保留40%股权,并将继续作为星巴克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授权方,向新成立的合资企业进行授权。星巴克预计其中国零售业务的总价值将超过130亿美元,完成此次交易后,星巴克计划在中国扩张至多达2万家门店,这一数字将超过其目前在北美的门店数量。
博裕投资合伙人黄宇铮表示:“我们既认同这一品牌的持久生命力,也看到了为中国顾客带来更创新、更本土化体验的巨大机遇。基于这一共同的信念,我们将与星巴克协作,融合星巴克在全球咖啡行业的领导力与博裕深度的本地市场洞察,致力于加速增长,为更广大的中国消费者缔造*的咖啡体验。”
星巴克咖啡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倪睿安表示:“博裕在本地市场的经验与专长,将有力加速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小城市及新兴区域的拓展。我们将和合作伙伴一起努力,打造*的伙伴(员工)体验与世界一流的顾客服务,携手谱写星巴克在中国发展的全新篇章。”
最初传闻100多家机构投资者竞标,到后来的30余家,再到9月初进入决赛圈的5家,最后到10月中旬只剩下博裕资本与凯雷集团两家机构联合竞购。
随着谈判交易的深入,博裕出价击败包括凯雷集团在内的其他私募后,似乎成为本次交易的最终买家。
值得关注的是,今年,博裕资本在中国消费品领域开启“扫货模式”。
2025年5月,博裕资本完成了对北京SKP商场42%-45%股权收购,SKP估值约50亿美元,交易额超100亿元;3月-4月,通过司法拍卖及发起要约收购,博裕资本还花费超23亿元,拿下金科服务的实控权;有媒体报道称,博裕资本还提出对加拿大鹅的口头收购意向并报价,给出的估值约13.5亿美元;另有媒体近日报道称,博裕牵头的财团,有意收购万达集团持有的瑞士体育营销公司盈方体育传媒。
这一系列的疯狂“扫货”,既显出博裕资本在消费与高端零售赛道的战略野心,也展现了博裕资本的实力。据悉,博裕投资在商业地产和物业管理方面的专长,或将帮助星巴克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进一步扩张,该公司还控制着物业管理服务提供商金科智慧服务集团。
高端消费闭环的“野心”
我们仅能从仅有的公开报道中一窥这只资本巨鳄的诞生。
博裕资本成立于2010年底,由平安集团前总经理张子欣和TPG资本前中国区高管马雪征(Mary Ma),以及童小幪(Anthony Tong)和江志成(Alvin Jiang)参与创立,管理百亿美元规模的基金,深耕中国市场、布局全球,在香港、北京、上海和新加坡都设有办公室,投资组合超过200家企业,构建了涵盖私募股权、公开市场、基础设施及创业投资的多元化投资管理平台。
其中最为大众最熟知的,就是曾主导了联想收购IBM这个超级case的“投资女王”马雪征。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,后赴英国留学。1990年加入联想集团担任首席财务官,主导完成多起跨境并购,2005年还推动联想分拆神州数码上市,被誉为“柳传志最信任的副手”。离开联想后,她参与中银国际改制、泰康人寿融资等项目,最终与其他4人共同创立博裕资本。不幸的是,“投资女王”于2019年因病去世,享年66岁。
张子欣毕业于剑桥大学,获资讯科技博士学位。曾担任麦肯锡公司亚太区金融及战略咨询业务负责人,后加入中国平安集团,于2003年至2011年,任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经理。
童小幪毕业于哈佛大学,最早任职于摩根士丹利纽约分部,后加入泛大西洋投资集团,任中国区董事总经理,主导了多家中国成长型企业的投资。后加入普罗维登斯投资的董事总经理,负责中国区业务。
而最为低调的江志成,关于他的公开资料很少。传闻他毕业于哈佛大学,2010年创立博裕资本时,年仅24岁。更有传言称他是某位领导人的后代,但这一说法从未得到证实。
这种“梦幻组合”的开局,让博裕资本从成立*天起,便注定了不平凡的地位。成立仅一年后,博裕便参与了其标志性的投资案例——阿里巴巴。2012年,博裕资本与淡马锡等机构共同参与了对阿里巴巴集团的Pre-IPO轮投资,这笔投资在阿里巴巴2014年上市后,为博裕带来了超过5倍的投资回报。
我们还梳理了博裕资本近年来的重大投资案例,覆盖医疗健康、消费升级、科技与新能源等核心领域。
在医疗领域,2015年,博裕参与药明康德从美股私有化的交易,投资金额约2.5亿美元。2018年药明康德在A股上市后,市值最高突破4000亿元;2018年,博裕资本领投了信达生物1.5亿美元的D轮融资,推动信达生物成为国内*商业化PD-1药物的创新药企,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港元。2020年,博裕资本参与投资微创医疗,助力其成为市值超500亿港元的国产替代领军企业。
在消费领域,2018年,博裕参与京东物流的25亿美元融资,推动京东物流独立上市,成为全球供应链物流标杆;同年,博裕还领投了猿辅导的3亿美元融资,此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超过30亿美元;2019年,7亿美元领投网易云音乐B2轮,助力网易云音乐成为国内第二大在线音乐平台,2021年港股上市;2020年,参与满帮集团17亿美元融资,助力其2021年于纽交所上市,市值超200亿美元;2021年,战略投资荣庆物流20亿元,锁定国内冷链物流三强位置。
在科技与新能源领域,博裕资本同样布局深远。2020年参与投资蔚来汽车,2022年蔚来港股二次上市时,为博裕带来4倍回报;2022年,博裕参与壁仞科技30亿元融资,助力其立两年估值超100亿元,跻身独角兽行列;同年,还领投了清华紫光的光伏分拆项目15亿元,提前布局钙钛矿光伏技术。
根据Preqin的统计数据显示,博裕资本的历史基金净内部收益率稳定在25%以上,显著超过亚洲私募股权基金平均15%的水平。其中,2015年成立的第二期美元基金,在投资期内实现了超过3倍的总回报。在退出方面,根据公开信息统计,博裕已通过IPO退出18个项目,通过并购退出12个项目。
当国内PE/VC陷入内卷时,博裕资本已悄然完成从“人民币基金玩家”到“全球资源配置者”的蜕变。其基金历史IRR超25%的秘诀,在于精准把握“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”的底层逻辑,既有马雪征时代的联想式并购整合基因,又有童小幪团队的国际资本运作经验,形成跨越周期的复合型投资能力。
在消费复苏与产业升级的双重叙事下,这家700亿资管巨头正将“价值发现”升维为“价值创造”,成为中国资本全球化突围的典型样本。





